打好创新攻坚仗 推进产学研融合
(资料图)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唐峰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邓智华
“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的‘聚焦四大定位 创造四敢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为下阶段科技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划出了重点。”近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唐峰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市科技局将以建设国家创新示范区为统揽,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3+2’中试基地,加强创新主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00家。”
唐峰表示,要深入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135”总体布局,落实落细新“湘十条”政策,加快推进“水立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建设,全面启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协同推进环境保护、产业转型、低碳节能等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引领力。成功打造1—2个“两山”转换样板,凝练1—2个“郴州模式、湖南样板、中国方案”。
要提升研发投入强度。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与攻关,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3%以上。
要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制定实施郴州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滚动编制“卡脖子”技术清单,采取竞争立项、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中科院、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实施100项左右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突破30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领先的科技成果。
要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政策,做强做实郴州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重点支持资兴国家创新型县市和亚欧水资源研究中心郴州分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郴州分市场等科创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建设。组建郴江实验室,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先进科技成果。
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引导加强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农大、湘南学院等高校合作,充分发挥中南大学郴州技术转移中心纽带作用,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郴进行成果转化。
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打造“3+2”公共中试基地,建成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湘南学院、永兴稀贵金属、宜章氟化工等中试基地,组织实施10个中试项目。
要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坚持“四轮驱动”,为“创新幼苗”企业快速壮大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6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00家,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 。
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与佛山市协同创新,推进佛山郴州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运营,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建设,新增有效发明专利90件以上,力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超过2000万元,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70亿元。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